首頁 | >管理交流 |
大灣區公司:多管齊下守好歲末安全關
“在維修運轉樓施工的作業工人中,有一人沒有按規范佩戴安全帽,請現場安全員立刻督促其改正?!贝隧椫噶钔ㄟ^與智慧“天眼”系統視頻終端相連接的執法記錄儀被傳達至現場后,安全員立刻讓該工人扶正安全帽、系好下頜帶,并進行了批評教育。這是大灣區公司加強項目日常安全管理的一個場景。
進入四季度以來,該公司持續加強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,針對各項目安全生產特點,因地制宜,加大安全要素投入、創新安全教育手段、落實安全保障措施,為沖刺年度任務目標守好安全關。
年末沖刺,如何在安全不“打折”的情況下,更好更快地加快施工生產?該公司在各重點項目運用智能化手段,通過應用現場視頻監控系統、隱患排查系統、BIM模擬施工等智能化管理平臺,加強可視化管理,推動安全管控升級,助力項目施工保持零事故紀錄。走進廣州慶盛安置房項目工地一線,人臉識別系統、智能安全帽、生命體征實時監測設備等“黑科技”,為工地各個角落布下“安全網”,助力項目保持零事故紀錄,該項目還榮獲“全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”稱號。
安全生產,人人有責。該公司各項目建立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清單,層層壓實責任目標,高頻次開展安全講座、特殊工種培訓、警示教育等教育培訓,筑牢安全防線。在清華珠三角研究院項目工地,安全員陳正武主動走上班前教育“安全講評臺”,講述日常發現的安全問題及當班施工的注意事項。他們以職工夜校、安全積分超市、黨員安全生產責任區等平臺為依托,巧用考核“指揮棒”,激發全員安全生產的熱情,全力推進A區主塔樓于本月中旬實現主體結構封頂。
在項目按下施工生產“加速鍵”的時期,排查事故隱患、筑牢安全防線更顯重要。該公司將安全隱患排查列為項目督導的重點內容,采取“四不兩直”工作法推進安全大檢查,各項目設立工會安全監督員,堅持做好日常巡查和定期檢查工作,做到風險隱患早發現、早治理?!肮馨踩蛣e怕得罪人,我們腳步再快點、眼睛再亮點、觀察再細點,就能使隱患少一點!”萬頃沙安置區三期項目負責人介紹,他們把安全隱患排查貫穿施工生產全過程,開展安全隱患隨手拍活動,結合罰款、約談等手段“動真碰硬”,確保隱患排查、落實整改、復查驗收等環節實現有效閉合,為后續二次結構和裝飾裝修施工推進提供安全保障。